发布深一度丨河南发力生态经济 满目青山如何“点石成金”?
从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坑,到争相打卡的景区“网红”;从“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田间地头,到“万亩金果压枝头”的致富美景……在河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态经济正拔节生长。
依托绿水青山实现高质量发展,3月3日,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重点解读的《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生态经济”的确立成为今后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记者注意到,我省的环保规划全称为《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这与其他省份的环保规划标题明显不同。梳理《规划》发现,全文提及“生态经济”一词多达27处,不仅专章部署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工作,在“十四五”主要指标中,还设有“生态经济发展”指标类别,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全省用水总量等4项指标均被列为约束性指标。《规划》体现出绿色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治本之策,在目标上更是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2035年的目标要求。
(来源:中国经济网)
前不久,信阳息县濮公山矿山公园通过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定,成为新晋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信阳息县濮公山矿山公园生态转型之路结出硕果。
(河南日报资料图)
无独有偶,在河南永城市日月湖,这里曾是一片“黑色”的采煤沉陷区,经过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如今已蝶变为“绿色”的生态风景区,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2月17日上午,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条例》立法工作推进会。这意味着,河南推进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将有法可依。这将为摸清全省露天矿山现状、总结吸取地市有益经验,提供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保障。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因地制宜修复利用矿山在河南“遍地开花”。《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这与我省实施的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相契合。作为我省实施的“十大战略”之一,绿色低碳转型是河南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顺应时代发展大势,顺应人民美好期待的新名片。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行走在河南的田间地头,不仅有“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底气,还有“万亩金果压枝头”的致富美景。
(大河网资料图)
南阳市桐柏县是河南省八个油茶示范县之一,近年来,桐柏县先后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发展,选育出适生优良品种并利用宜林荒山荒地资源优势,打造油茶示范基地,目前已陆续进入丰产期,“桐柏油茶”的品牌也成为河南特产界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在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价值提升方面,将积极推进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力争新增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200个以上,通过‘豫农优品’整体品牌建设,不断拓展农业生态经济价值实现渠道。”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任心俊告诉记者。
“该《规划》是全国首个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两者融合的省级规划。”河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袁彩凤这样解读,《规划》在重点任务上,坚持“破”与“立”相结合,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为生态经济发展腾出容量,以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碳汇能力为生态经济发展扩充容量,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共同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PM10、PM2.5浓度、优良天数分别为77微克/立方米、45微克/立方米和250天,同比分别下降6.1%、13.5%和增加8天,圆满完成“十三五”国家确定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和碳排放强度降低的目标任务。
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从层林尽染的太行,到万顷安澜的黄河;从涅槃重生的矿坑,到乡村振兴的田野……人们感受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一幅生态宜居、绿意盎然的“十四五”画卷正在中原大地徐徐展开,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双赢局面方兴未艾。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