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何以改变中国丨焦点网谈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的,随后,先后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深刻系统阐释,既是闪耀真理光芒的重大论断,也是源于伟大实践的郑重宣示。
在坚持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机理认识上的一次新飞跃,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的又一次思想解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一
历史实践上,“第二个结合”是一场“双向奔赴”。
为什么“结合”的是马克思主义?因为这是在历史、实践中PK的结果。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众所周知,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命运跌宕。面对苦难,中国人民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探索。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各种轰轰烈烈的运动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也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接下来的事情正如历史课本中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自此,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传入中国,是在同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中,日益彰显其真理的力量,并为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的。冲突、消长、筛选、实践,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比较和推求,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选择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百年来,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的不同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百年党史也是一部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重大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不断走向自信自强的奋斗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对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历史传承的正确把握,以对文化复兴和文明进步的不懈追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
二
内涵气质上,“第二个结合”是一种“双向契合”。
为什么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高度契合。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形成了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观念,敬业乐群、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和而不同、以文化人、中和泰和等人文精神,构成了中国道路的内在基因密码。这些重要价值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深刻体现于安邦理政的治国之道中,贯彻于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中,灌注于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中,呈现于质文兼具的表达方式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观念,诚信为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等,这些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文明观、道德观、生态观,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观点具有高度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也以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对人类理想社会的追寻、对实现人类解放的实践,切中了中华文化的深沉脉搏。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建立在抽象的“必须”上,而是确实存在这种结合的可能性,即不仅必须结合,而且能够结合。
其实,百年党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论在哪个历史阶段,都能够根据时代需要,充分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动力。
《唐宫夜宴》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持续出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
“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正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内在融通,决定了“第二个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
通过“结合”,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提供了文化沃土,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因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更具有“中国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因汲取马克思主义而更具有“时代性”。正是在这种双向融合中,创造性地发展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经由这种“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三
未来前景上,“第二个结合”是一种“双向融合”。
为什么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真理本土化”的伟大进程始终向前。
170多年前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如何能在万里之遥的中国保持生机活力?答案就在“两个结合”。文化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动的活水,可水往哪个方向流,却是与现实的实践需要和社会制度密不可分的。
佛教文化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经四五个世纪的流传,至隋唐达到鼎盛。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其实就是其中国化的过程,恰恰因为其在价值取向上和黄老思想、老庄哲学相符合。
正如学者施展在《枢纽》一书中所分析,未来中国需要一种“普遍主义视野”,中国的视界,也将从“中国的世界”进展为“世界的中国”,“在这样一种普遍性秩序当中,确认自己的特殊性,在对特殊性的深刻把握中,达到自己的普遍性。”
实现这种“普遍性超越”,势必要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从文化典籍中寻找“微言大义”,也不是简单的术语转换,而是一种“双向融合”,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以百姓心为心”的品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行动折射“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胸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产生,植根中华沃土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结出累累硕果。
殷墟遗址
在岳麓书院,总书记凝望“实事求是”匾额,指出“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在朱熹园,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殷墟遗址,总书记重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
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总书记嘱托“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
中国共产党把“真理本土化”的过程,就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便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无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典范。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是不断变化的,“真理本土化”的伟大进程始终向前,“两个结合”也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充分地对接当代中国,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多形式多维度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理论和制度创新的源头活水。
本稿图片及视频来源:新华社、郑州歌舞剧院等。
来源:“今豫网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