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惨短视频,假剧情真套路丨焦点网谈
近期,中央网信办指导网站平台开展重点排查整治,处置违法违规账号,通报了“捡瓶子卖钱挣学费”等“视觉贫困”谣言。“天已漆黑,小女孩脸上挂着稚嫩单纯的微笑,每天晚上却要靠捡瓶子卖钱交学费”,这样一条短视频让不少网友直呼心酸。然而事实真相并非如此,小女孩系被利诱拍摄,视频内容都是拍摄者教的,现实里并没有这回事。
打开视频或直播平台,各式各样的卖惨剧情并不鲜见。视频中剧情是假的,场景是假的,只有博流量的目的是真的。他们将孩子当作道具,将卖惨当作剧本,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抹黑了当地民生工作,污染了网络空间。
一
一些网络账号为了“博眼球”,采取摆拍、编排、造谣的方式,制造虚假贫困视频,利用公众的同情心,谋求个人利益。其实,这背后都是满满的套路,大致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假视频,真套路 图源:网络
父母“双亡”型。以无人照顾、懂事可怜的小孩为看点,引发网友对贫困弱小的怜悯,从而骗取打赏甚至捐款。比如,一名网民发布了一则“叔叔只能这样了”的视频,小孩站在房屋面前,说自己无父无母,只能帮邻居干活并照顾抚养弟弟妹妹。该视频在短时间内就获得超过10万次转发,但相关部门实地调查后发现,视频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
老人“无依”型。这类视频让白发苍苍的老人作为出镜对象,利用的是网友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童年回忆,或者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孝心。比如,有些老人直播,签名写的是“邻居、孙子帮弄的,希望大家刷刷礼物,帮助一下生活困难的我”,还有的旁边放块纸皮写着“不会讲解,请大家自助下单”,若仔细分辨,有些直播竟然是循环播放的录像。
作物“滞销”型。这类视频一般是身着沾满泥土的衣裳、脸上布满皱纹的农民伛偻着腰,望着地上的果子、蔬菜流着泪,屏幕上缓缓出现“滞销!好心人我们一起帮帮老人家”的字样。有网友发现画面中的农民一会儿在东北卖大米,一会儿在海南卖芒果,剧情则今天苹果滞销,明天樱桃要烂了。这些拙劣的手段,指向骗取关注、吸引流量,实现带货、非法牟利的黑心。反复喊“狼来了”的结果,损害的是网民宝贵的信任。
“滞销大爷”被滥用于悲情营销虚假广告 图源:网络
个人“破产”型。此类剧情瞄准的群体是负重前行的中年男人,用个人自强不息的“经历”引发共鸣。比如,某短视频平台上出现许多号称“负债百万”的人,他们在城市街头啃着馒头,诉说个人的奋斗“故事”,通常以“欠债、众叛亲离、重新奋斗”为主线,获得流量关注后,再通过打赏、带货、卖课、加盟等方式“翻身上岸”,最终达到赚钱目的。
家庭“矛盾”型。此类剧本最容易吸引中年女性,有意将生活的“一地鸡毛”放大扭曲,哭诉丈夫“恶行”演绎情感纠纷,甚至恶意制造婆媳对立、男女对立,让观众代入其中,并深入参与到调解中。比如,有多个商家表示可以为主播提供卖惨剧本订制,部分剧本的标题为《婆婆不带孙子还要我孝顺》《倚老卖老还不管不顾》等。
身患“大病”型。还有一些视频或主播以重病绝症人生苦难为卖点,歪曲虚构事实,传递虚假信息,骗取观众眼泪。比如,一名美妆网红发布一段长约8分钟的视频,讲述“被确诊为肝癌的经过和心情变化”,但就在网友被其打动时,视频的最后一秒字幕却提示内容均为虚构,不少网友质疑其存在误导。后来,该网红账号所在的多个平台均宣布对其处罚。
二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超10亿,人均单日刷短视频超2.5小时。可以说,短视频平台已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渠道、日常消费的重要渠道。短视频的本意是记录和分享生活,那些以“卖惨”为噱头的骗局是花样翻新的网络诈骗升级版,其形成原因复杂,影响危害巨大。
组的是专业的团。虽然镜头前面只是一个人,但在镜头后面,有着一个运营团队。这些子虚乌有的“凄惨”故事已经做成了一门丑恶的生意、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演员到剧本,从营销到推广,各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士”存在。据媒体报道,有的直播在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主播会先审核剧本大纲,直播前还会对戏,可谓是“敬业”精神十足。
演的是虚假的戏。卖惨的剧情,越离奇越受人关注,但在真实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多离奇的故事。那些编出来、演出来的卖惨,语言夸张、动作生硬,剧情千篇一律,“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这是对真正苦难的消解,是对真实生活的亵渎。令人担忧的是,假的多了,人们便不愿再相信真的,真正有需要的人就可能得不到帮助,这对公共慈善事业无疑是一种损害。
不能让“悲情骗局”成为致富密码 图源:网络
骗的是善良的钱。卖惨短视频或直播在故事的外壳下,套的大多是带货的内核,而且所销售的商品多为假冒伪劣,存在诈骗嫌疑。他们并没有指望能骗到所有的人,那些看似老套或笨拙的剧情,其实是对诈骗对象人群的筛选。下单的往往是老年人,他们想方设法博取老年人的同情和信任,甚至有的主播会亲切地称呼观众为“叔叔阿姨”“爸爸妈妈”“爹娘”等,营造出一种亲情且温暖的氛围,目的还是为了骗钱。
“卖惨带货”当休 图源:新华社
钻的是平台的空。为何卖惨短视频会大行其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平台在清理行业乱象时,往往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且根据一些平台的推送机制,一旦某个地区或事件收获了大量注意力,平台就会将同类型的内容反复推送到用户眼前,以期扩大热度。同时,在卖惨短视频的真假鉴别上,的确存在一定难度,有的是全假,有的是半真半假。
伤的是网民的心。卖惨短视频或直播以善之名行不齿之事,消耗了大量的社会信任感,破坏社会风气,助长麻木冷漠之风,这是最为可怕的,尤其当极端事件发生,人们对现实中的“扶不扶”挪移到了网络上的“帮不帮”,这动摇的是社会友善互助价值观的根基。比如,男子石某文通过某直播平台发布卖惨视频认识了薛某,石某文编造各种理由,至案发骗取薛某钱款多达78万余元,导致薛某因网贷不拖累家人而自杀身亡,这一事件让不少网友为之心寒。
三
对虚假与丑恶的容忍,就是对罪恶的放纵、对正义的压制。互联网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人人受益,卖惨短视频当休矣,应坚决把虚假卖惨“整惨”。
警惕“视觉贫困” 图源:freepik
平台应担责亮剑。近年来,直播与短视频平台发展迅猛,“拼内功”的时代已经到来。平台要认识到,保护用户的真实美好感受,实际上就是在保护平台的立身基石。相关网络平台应主动担起主体责任,严格把好审核关、准入关,发现违规账号及时惩处,避免持续混淆是非,玷污网络环境,对摆拍卖惨现象的打击,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监督应跟进查纠。通过“虚假卖惨”的方式带货,本质上是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虚假宣传行为,涉及法律底线问题,决不容逾越。对卖惨短视频或直播的治理,不能单打独斗,更在于多方关注、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短视频内容导向管理,对管理不力、屡屡出现问题的平台,善于运用约谈整改、行政处罚、通报曝光等手段,形成有力震慑,铲除滋生土壤。
网友应擦亮慧眼。当前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是一时难以彻底扭转的现实。广大网友要对这类内容抱有一定的防范戒心,努力提升清醒的认知力和鉴别力,特别是有人借此带货,要三思而后行,避免善心被利用。同时,发现“摆拍卖惨”短视频或直播等不良行为,网友要勇于谴责喊打,及时向相关平台举报,让这种假恶丑现象没有藏身之地,共同营造健康有序、向上向善的美好网上精神家园。
劣币不能驱逐良币,卖惨直播短视频既吸睛又“吸金”的状况必须过去。我们要呵护网民内心深处的善意,让真正有需要的人获得帮助,而不是被欺诈者所淹没。善意是社会宝贵资源,不容被虚假剧情消费,不能被“视觉贫困”绑架。
- 【上一篇】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等你来投票!
- 【下一篇】8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