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传播 > 传播工作 >

火眼分辨专家和“砖家”丨焦点网谈

发布时间:2023-07-10

曾几何时,专家这一备受信赖的群体,却被挂上“砖家”的标签,成了群嘲的对象,呈现出被妖魔化和污名化的迹象,以至于网友“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受到“一刀切”的抵制。

诚然,部分不负责任的“雷人雷语”,让人窒息。但是,因此而“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却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其背后反智主义抬头的倾向更加让人担忧,我们不能让本该利国利民的“专家”,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

别让“专家”成了“砖家”  图源:网络

何谓“专家”?是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有着稳定行为准则的人。换言之,专家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坐言起行的垂范者,为人处世要合乎公众期待。

专家之“专”,在于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且要贴地而行,契合实际。如果这种意见,无专业可言,悬浮于空中,无异于废话甚至是有害的话,非但得不到网友认同,还可能被奉上无情的“板砖”。

被网友拍砖的“砖家”们  图源:网络

让专家变“砖家”的言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脱离群众纸上谈兵型。现下有些专家群体,久居温室而不识人间烟火,已然脱离了现实、脱离了人民群众、脱离了中国的年轻人。长期的不接地气,造成一种“五环内视障”,遮蔽了对民间生活的真实体感。在给出建议时,也就容易飞离地面,站着说话不腰疼。

比如“建议年轻人不要为了钱而选择工作”。实际上,当下物价飞涨、生活成本奇高,如果年轻人不为了钱而选择工作,如何维持生活?就业竞争如此残酷,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已实属不易,他们没有资格对金钱说不。对背负着生活压力的年轻人谈“诗与远方”是残酷的,建议年轻人不要为了钱选择工作,是“何不食肉糜”的新变种。

万金油满嘴跑火车型。现在的专家流行跨界,学历史的讲新闻,学经济的谈技术,讲授国际关系的也能对着房价高谈阔论,似有包打一切之势。根据以赛亚·伯林的总结,有一种知识分子叫“狐狸型知识分子”,意思是这类学者兴趣广泛,对每个问题都有关注与研究。

关注领域广没问题,关键是专业与否。对于自己了解的,多说几句无妨;对于自己不懂的,却有必要克制表达欲,切忌乱开方子。归根结底,“万金油”专家随意发表意见和看法,是对专家身份缺乏敬畏,更有甚者是一些“伪专家”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现象大肆评论,目的是博眼球和影响力变现。

此前就有某教育专家因为宣传“学习是为了出国和优良基因结合,以改良中国人基因”而被学生轰下台,这就是赤裸裸的无知。对跨界专家而言,“克制”也是一种美德。

博人眼球挑动对立型。眼球经济时代,专家争当做网红。网红学者的诱惑实在太大,这背后是明晃晃的流量与利益,某些专家出怪言以动民听,以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低收入人群可以出租闲置房或者用私家车拉活增加收入”“年轻人付费上班”“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等等奇谈怪论,故意制造矛盾,引发年轻群体的情绪反弹,加剧了社会情绪的撕裂,挑起了阶层对立。

盘点这类专家的言论,要么是用片面的答案去破解复杂的难题,要么是用一种极端的情境企图概括所有日常经验,寻求一种不容置疑的确定感。公众自然不会买账,甚至会投来鄙夷的目光,但对专家来说,黑红也是红,口水也是流量,他们“赢麻了”。

在中国,专家最早的称谓应该是士大夫,士大夫的使命是什么呢?用北宋张载的话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国家社稷,百姓民瘼,道统赓续,专家责任不可谓不深重。网上出现“专家不要建议”的呼吁,本质上讲,有深层次的原因。

不必把专家建议“一砖拍死”  图源:网络

首先源于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实际,潮不退也要知道谁在“裸泳”。专业领域的权威并不是指权力和威势,而是一种力量和威望。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斯·韦伯总结道,任何组织的形成、管治、支配均建构于某种特定的权威之上。专家的权威,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治理资源。

本质上,网上出现的“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反映了互联网去中心化、去权威性的特点,网友不会因有职称、有光环而相信专家,反而会因一个人科学而专业的分析,被推崇为“专家”。当一些专家给出明显不靠谱的建议,说出“农民要在城里买房住”“年轻人赶紧买房”“不生孩子要罚”等言论时,这就造成了权威的降格,因为这些建议本身不接地气,屁股坐歪了,更没有站稳群众立场,对群众没有参考价值,甚至还不如乡野村夫的见识。于是,权威就会受到公众挑战,土崩瓦解。

其次是个体传播被无限放大的当下,“污名化”专家危害更深。人人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放羊娃一再谎称“狼来了”,当下一次危险来临的时候,农夫只会无动于衷,任凭羊群被狼咬死。这就是“砖家”的“塔西佗陷阱”。

从某种程度上讲,因为个别专家的个别言论而一棍子打死,或者污名化专家,比专家的“危险建议”更危险。近年来,作为民意表达通道,网络舆情反映出许多真实的声音。然而,也出现了某些网络舆情热点中的“怪现象”:一些原本正常的事件,在特殊节点、特殊语境下被贴上污名化的标签。究其缘由,其中不乏资本操弄流量伪装民意,成为互联网舆论的真正传播和操控者,而真正的民意被裹挟其中,随着节奏横冲直撞,有时又被淹没在“大水漫灌”中,变得面目全非。

最后是平台竞相追逐流量的本质,让专家陷入舆论危机。一些专家变“砖家”,可能并非专家的本意,而是平台为了吸引流量断章取义的结果。比如有专家建议“年轻人应该提早规划养老投资”,这本身是向年轻人传递一种理性的理财观,但在媒体的裁剪之下,成了极力鼓吹年轻人拿出多余工资为养老生活买单的谬论。

比如有热搜#专家称可以给00后增加工作强度#,如果看过专家原话,根本不可能得出这样的观点。这位专家的原意是:00后有能力、有积极性、主动性,企业要给00后更多的机会。结果被曲解为给工作强度加码,成功造出一个热搜,让公众加深了对专家的负面印象。

同时,媒体污名化专家也频频发生,在《专家之死》书中介绍,为了流量和迎合大众,媒体记者断章取义,让“真正的专家”背了锅。与此同时,一些不负责任的自媒体喜欢引用“专家”字眼,动不动就专家说或专家称,事实上,这个专家有时候就是作者自己和自媒体本身。

流量驱动下的社交媒介生态,总能敏感地筛选出“不靠谱的专家”“不靠谱的建议”。为避免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舆论恶果,我们要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学会厘清哪些是来自“砖家”的不靠谱建议、哪些是真知灼见,识别专家还是“砖家”,需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做为人民发声的真专家  图源:pexels

第一,普及的是不是科学真理。专家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年轻人拨开迷雾、少走弯路的,而不是为年轻人传播焦虑的,年轻人在前进的道路上已经够艰辛了,还需要打假这些“专家”。奉劝这些专家,不要为了名利、流量而炒作,请爱惜自己的羽翼,别让“专家”成了“砖家”。

真正的专业人士发言具备真知灼见且专业严谨。比如B站的“科普天团”,地理、地质、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院士成了网红,他们站在科普事业的一线,让科学知识成为“流行爆款”,受到年轻网友们的好评。

第二,目的是不是人民的美好生活。专家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说老百姓的心声,提有利于民生发展的建议,用学识和技术为群众办实事。比如创业大学生种植大棚蘑菇遇难题,在网上求助,当地农科院专家第二天就到现场指导,并给出专业的指导建议,网友叫好声一片。反之,如果被利益和资本绑架,一言一行都是在为资本说话,为了小部分人利益发声,那就是伪专家。

细细梳理发现,产生争议的专家发言,大多集中在生活、生育、买房、职场等领域,这些其实未必是专业领域,而是网民们的日常。乐于公共发声的学者自然是应当肯定的,只不过,当介入民众日常时,专业知识很多时候得让位于常识了,这拷问的其实是一位学者对公共心态、民众生活的共情与理解。所以,每个专家发言之时还是要站位于人民的美好生活,多想想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多考虑与人民群众的共情力。

第三,是不是有利于民族复兴。袁隆平院士一心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前并不怎么发表观点,但你能说他不是专家吗?要论“种水稻”,全世界能有几个比他专业呢?再比如钟南山,在三年新冠疫情期间,他提出居家隔离、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等一系列观点,经过事实和时间的验证,都是正确的。

这些专家才是年轻人追捧的、拥护的,国泰民安时销声匿迹,国家有难时冲在一线,不需要话语来证明自己的专业性。在我国科研学术领域,活跃着千万勤奋的攻关者。他们为国为民夙兴夜寐,探求科学殚思极虑,为科技强国战略奉献着青春甚至生命。无数专家学者的艰辛努力,换来的是繁荣丰硕的科研成果,如九天之星斗,难以历数。

当下很多人有种错觉,只要上了网,“我和医生、律师、外交官等人拥有一样的知识”,似乎现代社会人人都是高知,实际上,信息传播的便捷催生了一大批一知半解的、愤怒的公民,这样的后果是网民们沉迷于吃瓜和反转,远离了独立思考、陷入了“真相迷雾”,变成了牵线木偶,长此以往,价值观崩塌,网民们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力。因此,网络时代尤其要练就火眼金睛,明辨专家与“砖家”,跟着专家走,莫跟“砖家”走。


来源:“今豫网言”微信公众号

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邮编:450008   豫ICP备17047339号  技术支持:大河数字
  • 二维码手机站
  • 二维码微信公众号